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開館試運行,7月27日起接待公眾預約參觀
2023-07-24 09:43:58 來自:四川新聞網(wǎng) 編輯:王云
戰(zhàn)國虎鈕錞于,商代玉璋和玉琮,東漢仙人六博畫像石,唐代菩薩立像,隋代敦煌寫經《大智度論》,唐代青釉褐綠彩鵝杯,清代金絲楠木嵌云石雙面繪祝壽圖八聯(lián)屏,清代皮影全幅場景《鐘馗嫁妹》,清代格薩爾王和三十大將唐卡……它們都是四川大學博物館的珍貴“寶貝”。如今,它完成改擴建工程,煥新再出發(fā)。
基本陳列展區(qū)的四個展廳,引領我們走進一幅中國西南的“深度地圖”
7月23日,由原四川大學博物館和四川大學自然博物館整合而成的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這是成都市委市政府與四川大學雙方充分發(fā)揮市校資源優(yōu)勢,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則,共同打造的以展示歷史人文、自然生態(tài)為主的一流綜合性開放型博物館。雙方將共同努力,把四川大學博物館建設成為集收藏保護、展覽研學、教學科研于一體的中國文化交流與傳播中心。
清代金絲楠木嵌云石雙面繪祝壽圖八聯(lián)屏
記者從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獲悉,新館建筑面積約7萬余平米,展廳面積上萬平米。新館展陳體系由基本陳列、自然專題展、藝術專題展和臨展特展構成。未來,四川大學博物館將一方面繼續(xù)成為全校師生的傳統(tǒng)文化與科學素養(yǎng)的教學實踐基地,另一方面將面向社會大眾開放,充分發(fā)揮高校博物館和公共博物館的雙重社會職能,在科學普及、知識傳播、文化交流、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開啟新百年的輝煌航程。
看考古
重回上個世紀三星堆首次科學發(fā)掘的現(xiàn)場
新館的基本陳列以“西南天地·云匯大川”為主題,展廳面積4600余平米,展覽敘事以祖國西南天地的自然人文知識、科學家的調查活動和研究視野分別為主、輔線。序廳中連綿山脈之間浮現(xiàn)西南地區(qū)的珍貴自然資源和重要的人文遺跡。正如展覽主題試圖向觀者傳遞的意象:西南天地,風云匯聚,一切關于人與自然的故事都在這里發(fā)生。
青藏高原
川西沃野
宅此川蜀
在第一展廳自然篇中,根據(jù)西南山地由東向西,以平原、山地到高原的地勢變化為軸線,帶參展觀眾尋訪西南自然萬物。
第二展廳考古篇,諸多珍貴文物,展示著歷史的斷面。其中,探溝復原場景與組合式動態(tài)投影構成的展示空間,將參展觀眾帶回上個世紀三星堆首次科學發(fā)掘的現(xiàn)場。
這一展示空間,將觀眾帶回上個世紀三星堆首次科學發(fā)掘的現(xiàn)場
1934年,華大博物館主持了廣漢月亮灣遺址的發(fā)掘,三星堆考古和古蜀文明研究的大幕緩緩拉開。此后,代代川大考古師生在三星堆遺址接力探索。20 世紀60 年代,著名考古學家馮漢驥教授便親臨月亮灣,預言這一帶將有重大的考古發(fā)現(xiàn)。20 世紀 80 年代,由林向、陳德安、陳顯丹、霍巍、李永憲帶隊的三星堆考古實習,迎來了歷史上最大揭露面積的三星堆考古發(fā)掘,也為兩個世界矚目的祭祀坑的發(fā)現(xiàn)埋下了伏筆。21 世紀,六個新發(fā)現(xiàn)的祭祀坑讓川大考古更多的青年師生投身其中。
唐代菩薩立像
唐宋時期,巴蜀躍升為全國佛教文化的重鎮(zhèn)之一。在邛崍縣龍興寺遺址,前后兩次共出土的佛經石刻超過一百件。走進新館,透過這些殘存的石經,觀眾仿佛看到了大唐盛世益州佛教文化的興隆景象。其中,展品唐代菩薩立像是目前存世少見的唐代單體菩薩立像。微屈右腿,遍體瓔珞的菩薩,雖然斷了雙臂,褪了顏色,依然能催生無限的遐思。
釋比圖經“刷勒日
隋代敦煌寫經《大智度論》
隋唐時起,人們通過抄寫佛經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愿望。官府雇傭或寺院中專職抄經的人被稱為“經生”或“抄經人”。由于代人寫經是以數(shù)量計酬,“既工且速”于是成為“經生”們的特殊追求,由此形成中國書法史上的一種特殊書體——寫經體。該件展品也是此次展出中七件極為珍稀的敦煌藏經洞寫經之一。
歷史的斷面在考古篇的展廳里層層揭露,從“半月形文化傳播帶”到“高原絲綢之路”,一代代川大學人展示著考古之風采,續(xù)寫著不綴之弦歌。
觀民俗、民族
這里有第一手珍貴的研究資料
徜徉于新館之中,還能實地感受四川的市井生活。
婚俗即景
晚清民國年間成都的市井,穿梭著各式各樣華西壩學人的身影。老成都人的生活被他們記錄、拍攝,日常用品被收集、被標目、注釋,留下來第一手珍貴的社會學、人類學研究資料。
翻閱一百年前的照片,可以發(fā)現(xiàn)當時的成都平原,無論城市鄉(xiāng)村、池樓宮觀、街坊商鋪、民居院落,處處都裝飾著川西建筑最常見格子窗的幾何圖案。
自周禮延續(xù)下來的六禮程序在華夏大地上演了兩千年。說親必用媒人,迎娶必用鼓樂。清代蜀繡三國故事戲曲人物堂彩(一對)、清代銀累絲點翠鑲珠玉鳳冠,透過婚嫁百事的珍貴收藏,也可窺見中華文化歷史傳統(tǒng)的深沉厚重。
特屬于成都的高腔燈影,是中國皮影戲的代表性遺產之一。才子佳人、神仙道化、攻城掠戰(zhàn)、生死輪回、因果報應,在半尺戲臺上鏗鏘演繹,說盡大千世界的悲喜人生。新館展出的清代皮影全幅場景《鐘馗嫁妹》,是成都小燈影中的精品。在這場戲中,鐘馗搖著折扇,腳踏小鬼,橫跨在四川常見的竹竿上。鐘小妹身穿黑花褶子,大模大樣跨騎在驢背上。前面開道的、后面背嫁妝的都是小鬼。
20世紀上半葉起,中外學者開始踏訪少數(shù)民族的生活印跡,并展開多維度多學科的研究,形成了著名的“華西學派”。他們留存下大量的標本、筆記、日記、信件、相片、手稿、文章和書籍,成為今天我們研究中國西南民族珍貴的原始資料。
承載著中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集體記憶的銅鼓;來自四川德格地區(qū)清代格薩爾王和三十大將唐卡,在傳世以格薩爾為題材的唐卡繪畫中極為少見;目前除少量存于羌族釋比手中,國內外公私收藏非常有限的釋比圖經“刷勒日”——民族篇的展廳里,講述著族群的歷史記憶。
走進古人造物殿堂
看百余年來博物館的精品收藏
拾階而上,玻璃長窗外水天無余,觸目清曠。進入四樓的藝術專題廳,架空 12 米人字坡屋頂豁然開朗。這里是古人造物的殿堂,由古代工藝、書畫藝術、織繡藝術三部分組成,展示百余年來博物館通過采集、發(fā)掘、購買、 接受贈予等各種方式收集的大量精美、具有不同時代特點和地域特色的工藝品。
尺幅寸心——織繡藝術展
清代大鵬金翅鳥銅造像
凝土、爍金、攻皮、剡木、刻石、磨玉、設色,牽麻索縷、機杼針線。人工制品是器皿,是工具,是裝飾,是清供,是安魂之器,是棲身之舍。今天,曾經的生活變成了藝術。
中國古代的印染織繡,兼具實用和觀賞的功能,是古人生活不可或缺的日常物品。織繡藝術廳,編織經緯交錯的奇異世界,閃爍絲的光澤,窸窣綢羅的聲響,搖動逝水流年的背影。
硯,以石、泥所成。筆,以獸毫約束。墨,以煙煤漬積。紙絹,以動、植物纖維造就。這些取材天然的工具,成就了最“中國”的藝術形式,中國書畫。其中,展出的元代黃公望、王蒙合作《山水圖》軸,是目前所知元代畫史上兩位大師黃公望與王蒙合作唯一傳世之作,也是王蒙傳世的第一幅作品。六百多年前留下的這幅無上神品,靜述著當年的書酒風流。而元代趙雍楷書《青山詩》冊頁,是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和管道昇的次子趙雍的作品。他的書法作品今存世不多,此冊頁楷書錄中峰和尚(明本禪師)長詩《青山》,結體穩(wěn)健,字形秀美,體勢清勁,溫潤閑雅,頗具松雪遺意。大千先生山水畫中,不乏黃山題材,但像近代張大千《黃山松云圖》軸如此巨幅甚少。作品以收藏多年的一丈二尺“乾隆內庫紙”,研以極其貴重的“闇然室”墨繪就。四十不惑的這一年,先生特意在此株伏而不倒的迎客松旁,以孫登之嘯自表,卻不知畫中人物雙目所望,又是何等風景。
近代張大千《黃山松云圖》軸
元代趙雍楷書《青山詩》冊頁
元代黃公望、王蒙合作《山水圖》軸
走進川大博物館,也走進了西南天地的自然與人文世界。我們可以去探索地球萬物生靈的隱秘生活,也可以去感知古代人類造物與藝術創(chuàng)作的神奇力量。人與自然、城市與村落,不同時代、不同族群、不同的民情風物,在這里交織為一幅幅壯麗的圖卷。讓人們從中去體味歷史的悠遠和文明的力量。